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成考 > 院校信息 >

媒体盘点中国**塑像称更大特点系没有特点(2)

时间:2012-07-12 05:4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如果时光能倒流40年,那个迷途的学子在看到毛塑像时必然会是另一番的心境—当时全中国都陷入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中,在红卫兵更活跃的高校里,竖起伟大领袖的塑像,成为了标榜自己革命意识的力证。 如今40年过去
  

  如果时光能倒流40年,那个迷途的学子在看到毛塑像时必然会是另一番的心境—当时全中国都陷入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中,在红卫兵更活跃的高校里,竖起伟大领袖的塑像,成为了标榜自己革命意识的力证。

  如今40年过去,对领袖的个人崇拜逐渐消除殆尽,不少高校亦已经将校园内的毛像拆除。但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复旦、同济在内,全国目前仍有超过20多所高校保存有毛泽东塑像。

  这些横跨了近半个世纪,散落在中国各大高校里的雕塑,成为了**校园里的一个图腾。它们散发出来的某种历史情结、不合时宜的个人崇拜,以及与**氛围不相称的革命精神,被年轻的**生有意无意地忽视。

  毛像与政治化教育

  北京化工**的学生陶鸢和李珉曾经探讨过毛像的问题。

  陶鸢觉得学校有个毛像就跟有一棵树一样,他从不会多看两眼。

  李珉则总是抱怨现在的**生个性很足,不够团结,而毛像至少代表了曾经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共同牺牲的精神。

  不过,现在的**生解读的能力都很强,从毛像身上,对于**精神,总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看法。

  对重庆医科**的毛主席挥手塑像,有学生就曾调侃说,毛主席挥手的意思是说“医**要上5年”;也有学生解读成“想念书,先交5千学费”。在他们的心目中,对这尊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塑像,与当年整个中国**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任何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时,中国**跟新的国家政体一样,整体趋向于“苏联模式”。这种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理论,决定了**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培养博学通才,而是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工程师、医师、教师、经济学家、农业专家等。

  从1952年到1953年,中国拆分了一批历史悠久的综合**,建立了一批以专门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到195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综合性**和文科在校学生教育比重更小的国家。

  在北京,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8所)高等学府,“八**院”之名就此产生。(编者注:这八所**今天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 中国地质**、 中国矿业**、 北京林业**、  北京科技**、 中国石油**、  北京**医学部、  中国农业**。)毛泽东当时的教育主张与现实相吻合的方面在于,强调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他也毫不掩饰对文科教育的鄙视。

  “事实上这是他从青年时期以来,就一贯坚持的对中国封建时代传统教育的批判态度。”北京理工**文**教授杨东平撰文表示。

  毛泽东认为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鼓励学生用反体制的“造反”方式去对抗现行教育制度。不久之后,其表述方式就变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这些班上的学生、家长膝下的孩子,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呼声中,转眼间变为暴烈的红卫兵,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始破除和批判他们所认为的“封资修”。

  在《清华**九十年》一书的记述中,清华**的“二校门”,即是被清华**红卫兵当做“封资修”的象征而推倒。

  清华**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其校门本是康熙皇帝的行宫——熙春园的一部分。1911年,随着围墙合拢,**建成。其大拱门的两侧各嵌两根西式立柱,门楣上刻“清华园”三字,是清华**的地标(在1933年,清华**扩建后,成为了“二校门”)。

  推倒“二校门”后,接下来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其中一种说法是,1967年春天,清华**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65级毕业生高鲁冀“回校闹革命”,在路过一片残骸的“二校门”时,对好友由立刚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如果在这里建一尊毛主席像,那就谁也不敢拆(二校门)了。”

  由立刚将此设想向“井冈山兵团”的领导人蒯大富转述,后者很快做出了建毛像的决定。1967年5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登载了清华**塑造毛像的新闻。一位造反派激动地说:“我们要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塑得高高的、大大的,我们好抬头就能看到毛主席,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清华**给了全国各地高校的红卫兵“唱红”的灵感,以至于后来,立不立毛主席像成了忠不忠于毛主席的表现,是政治立场问题。其结果是你立我也立,一发不可收。

  1989年,摄影师成文军接连在新疆喀什和西沙群岛的海军基地都看到了毛泽东塑像。从那时开始,成文军就有了一个疑惑:到底多大的建像规模才能让塑像建到这里?

  于是,成文军开始拍摄毛像,一拍就是十多年,在这期间,他走访了50多名雕塑家,拍摄了近6千幅照片,几乎拍遍了所有的大型毛泽东像。

  “文革期间,到处都在造毛像,由于校内的红卫兵派别互相对立,北京**甚至先后在北大西门和图书馆处建起了两座毛泽东塑像。”成文军告诉记者,“北京科技**和中国地质**的两座毛泽东塑像则一模一样,相对挥手,隔街相望。”

  在上海,“红卫兵新复旦师、同济东方红、外语**革造部、新师大师”等17个红卫兵组织,听到清华**塑毛像的消息后,焦急得不行,提出了《关于铸造巨型毛主席立像的联合倡议》。

  尽管“巨型”立像更终并无下文,但各个**还是纷纷独自建起了毛泽东塑像、包括后来的四川**、山西**、浙江**、河南师范**、山东师范**、安徽医科**等一众高等院校。

  从1967年“复课闹革命”到1971年起**恢复招生,随着毛泽东像一同“建立”起来的,还有学校教育的极度政治化—将学校建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习毛泽东思想”成为学校中更重要的教育内容。

  它贯穿的仍是三个基本主题:突出政治、教育平等、教育联系实际;差别仅在于,它不是一场渐进的改革,而是运用了极为暴烈的摧毁“旧体制”的“革命”方式。

  痛苦与幸福

  对于高鲁冀、张松鹤以及其他雕塑家、建筑家来说,在整个“文革”期间,再没有什么能比获准为毛泽东塑像更幸福的事了。

  高鲁冀本人并不懂雕塑,但因为他有很好的美术功底,并且熟悉混凝土建造技术,所以被指认为清华**毛泽东像建造工程的总负责人。

  因为水泥便宜,他选择水泥作为塑像材质。浇筑完以后,水泥表面有一层泥浆皮需要用斧子轻轻地剁去,雕塑术语称这道工序叫“剁斧”。

  很多不搞雕塑的老师,也乐于到毛像上剁几斧过过瘾。这在当时并不是一种政治投机,而是源于真正的对毛泽东的敬仰,每一个参与雕塑的人,都由衷地感到一种特殊时期的自豪,并为此快乐不已。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中专升大专 中专升本科 高升专 高升本 专升本 自考在线老师
1505847972 1256358232 1363884583 1902839745 800072298 754854002
中专升大专 中专升本科 高升专 高升本 专升本 自考

数据统计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免费咨询报名热线: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QQ:800072298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免费咨询专升本 自考本科自考专科自考专升本 出国留学 昌平校区在线咨询:自考本科,自考学历国家承认! msn在线咨询
推荐内容
专升本,高升本,自考,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