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甫祥
全国“百优”县委书记评选之际,拟推荐的黑龙江宝清县委书记朱海涛学历引发质疑。网友声称,其公示简历中的美国加州美国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系“野鸡大学学历”,教育部2010年底公布的一万多所正规留学高校名单中也查无该校。(6月2日中国台湾网)
能够进入全国“百优”县委书记候选之列,想必在各级组织部门心目中,也算口碑、政绩俱“佳”。如果不是“公示”的缘故,这位具有“美国大学学历”的官员,说不定真的可能“野鸡”变“凤凰”了。
官员中的学历造假并不鲜见,江西省落马高官胡长清,其法学学士文凭就是在中关村大街上买来的。不过,在持续至今的反腐高压下,“野鸡学历”居然出现在“百优”候选县委书记的公示中,还是有点让人不知所措。
学历造假,往往具有主观故意的特征,显然不能等同于工作中的一般失误。据说,除了所谓“美国加州美国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外,该官员在其任职生涯中,还有令人眩目的各种进修经历,不妨一并查一查,看看还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应该说,习惯于资历造假的官员,不说为官不正,但起码谈不上襟怀坦白了。
某些官员之所以热衷于学历造假,无非是为自己“涂脂抹粉”,以此作为仕途晋升的“敲门砖”。这就引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在官员的考察任用上,是否存在以学历文凭替代学识水平考察的现象?如何完善更为科学的人才考察及任用机制?
编辑: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