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刘芷含
周末下午1时15分,在外企实习的Alice打开电脑戴上附有麦克风的耳机,点击鼠标进入网络课堂界面。目前她正在读在职研究生,Alice是她的英文名。视频的右上角显示窗出现了身在美国的外教mike。“Hi,friend!Iam back!”Alice双击外教的显示窗对着电脑摆了摆手笑着跟外教mike打着招呼。接着,一节45分钟网络课堂开始了,像平时一样,她最近每周都会在线约私教一对一上课。
和Alice一样,现在很多人喜欢选择网络在线学习。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而且这两年逐渐呈现出愈加火爆的趋势。
“互联网+教育”魅力无处不在
昨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正在进行,教师沈美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课。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滑县,当地的教师们正通过在线直播,体会学习沈美老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如此,两地还能够进行在线互动,使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传递。而同时与滑县共同分享课程的还有全国500多所小学。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24.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将达到965.2亿元人民币。这就是“互联网+教育”所呈现出的魅力所在。
两千多年来,从完全依赖于老师口口相传,到印刷术将教材大量复制,师生初步分离,再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量各方面的知识无论在城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够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学习到。网友们将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形象地比喻为,由“套餐”转变成了“自助餐”。
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互联网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在手机软件里,APP学习软件下载排行名列前茅,这让渴望学习的人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学习模式。
如今,早期教育、课外辅导、少儿英语、职业教育……正快速地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电脑和手机里。在信息化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下,网络和教育的结合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线教育潜力优势几何
在“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看来,“互联网+教育”的结合是“=智慧教育”。
王强说,“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将推动中国中小学智慧教育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表示,最期待的信息技术发生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化学效果”是消除信息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撑,催生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让“个性化”的教育不再只是梦想,“因材施教”能关照更多人。
“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等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得到需要的知识补充。”郑州一家公司白领刘红蕾说,“我可以自由挑拣一些不会的专业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为我的职业竞争帮助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