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于京晶 刘亚敏 叶梅)传统的实操课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又会给中职教学方式带来怎样的变革呢?带着好奇和期待,记者来到北京市外事学校,听校长田雅莉谈了她对实训课堂和课程软件开发的一些看法,并亲自上了花艺、咖啡、茶艺三堂实训课,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带给中职实训课堂的便利和高效。
北京市外事学校校长田雅莉
全力开发实训课程
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岗位而制定的,所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因此,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实训课堂的操作性非常重要。谈起学校的实训教学,校长田雅莉说:“我们实训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注重模拟仿真,创造与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相一致的育人环境;三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为了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学校充分利用他们所喜欢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课程软件开发方面下了很多工夫。
教师主导课程开发
一般一门课程的开发都有一个主导老师,像花艺课程老师王曦,她原来是美术老师,对花艺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研究,就由她负责花艺实训教室的建设和花艺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提供设计思路,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来提供技术支持。
前些年,主要开发的是网络课程,近两年又开始开发APP课程。这个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很辛苦,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成长的过程。普通学校的教学,有专门的教研部门来做教研支撑、教学设计,教材也是现成的。而中职学校的课程发主要靠教师,所以难度很大。
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第一,调研,就是社会和学生有这样的学习需求;第二,开展培训进行尝试;第三,编制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数字化教材和相应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教学软件。在课程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上,虽然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公司,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需要课程老师反复与技术人员沟通,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求。
课程软件各具特色
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软件开发上,老师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咖啡技艺”是网络课程,这套软件包括七种咖啡的调制学习,每种咖啡调制方法又包括学习目标、咖啡故事、工艺流程、服务过程、仿真实训等模块。软件由学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制作的,出版社负责脚本和拍摄,学校提供场地,学生和老师则充当了“演员”。而像前面“咖啡故事”这样不好拍摄的,就用动画制作。软件不仅可用于教学,也可供咖啡爱好者自学使用。
而像“茶艺”课程软件,就是以后台资源池的方式进行开发,不仅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也更适合教学使用。其中的视频演示部分,也是由学校的学生来表演的。关于茶文化的一段视频,采用了传统中国画的风格,更是一大亮点。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所主要为第三产业培养服务性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田雅莉说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开设了很多具有艺术性的选修实训课,像花艺、茶艺等,就是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有人说,做服务员很简单。其实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并不容易,因为其面对的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学会与不同的人沟通很重要。学校的实训教学既要进行技能与知识的传授,更要创设仿真的学习和服务环境,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比如学校的实习酒店就是按照酒店标准建设的,其理念是提供一个真正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成为第三产业的实训基地。今后,还要建设西餐实训基地,其厨房设施和餐厅都将按真实的环境进行设计,给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花艺实训初体验
小小平板 作用很大
走进花艺教室,学生们已经坐好,三组可移动式桌椅,每组三人,每人面前一部iPad。放眼望去,一台84寸的智能触控一体机安装在教室正面的墙壁上,现代化教学体现的一览无遗。讲台下面,一只只插满各种鲜花的花瓶已准备就绪。花艺教师王曦站在教室中央,手持一部iPad,调取了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内容,并呈现在一体机上,一堂花艺课就这样开始了……
“情人节快到了,我们今天要为北京一家西餐厅设计一款情人节晚餐的半球形桌花。”王老师首先交待了任务,“请大家拿起桌上的iPad,点击进入半球形餐桌花课程。”
记者也迅速点击进入了相关页面。这套“互动课堂”系统是由专业公司根据花艺教师的要求,专门为花艺课程设计的。课件内容包括概述、资源、素材、作业、测验五部分。
王老师轻触iPad,“插制步骤与技术要领”就一步步呈现在一体机屏幕上:插制主花——填充配叶——插制副花与配花。每组的三名学生分工合作,一人负责设计,一人负责插花,还有一人负责录制插花过程。王老师每讲解一步技术要领,学生们便跟着进行操作。从花枝长度到插花位置,都做得一丝不苟。
每完成一个步骤,由小组一名学生将半成品拿到展台上进行展示、讲解。老师和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其间,学生可以随时调取iPad里的制作程序和要求进行学习。小小平板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快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图)现场录制插花过程 (下图)王曦老师与学生打分环节
即时评价 高效便捷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同学们的三个半球形桌花也做好了,由此进入评价环节。
每组学生派一个代表将更终的作品放在展台上,并进行说明,包括作品的名称、适合的场合和自我评价等。比如一组学生以红色康乃馨为主花、紫色雏菊为副花,为一对金婚夫妇设计一款桌花;还有一组学生以浅粉色玫瑰为主花,为一对年轻恋人设计桌花。随后,其他学生通过手中的iPad进行打分。评价标准呈现在iPad上,分为主花位置与角度、配叶、副花与配花、色彩搭配、整体效果五个方面,每个方面2分。学生们选择好分值,点击“提交”即可。很快,每位学生的头像和打分情况,以及每件作品的得分情况都一一呈现在一体机上。7分、8分、9分,同学们像《我是歌手》的大众评审团一样,认真地行使着手中的权利。
为什么分数会不同呢?大家在插花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iPad的随堂录制功能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